作者:秦丽 ITValue / 日期:2015-05-14
被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视为潜在竞争对手的大悦城,已成为高品质城市生活新标志,给商业地产界带来了诸多的创新和颠覆。
大悦城在高调扩张的同时,也一直在低调修炼内功。与其他的商业地产相比较,大悦城不仅仅是简单的打造“数字化大悦城”,更是在对商业和业务充分理解和创新的基础上,让信息技术成为商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其实,早在2013年上半年,大悦城就对原有的IT部门进行改制,设置了“研策部”这一新部门。研策部以经营数据研究和策略分析为核心,大部分人员来自业务部门,且具有市场营销背景,原来的IT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研策部总监张岩坦言,这背后就是在用大数据支持企业商业逻辑和业务模式转型。
“任何信息化的提升一定要以业务模型为核心。”张岩认为,“基于商业原理来说,大悦城的业务核心是以创造销售为目的来展开的,围绕着销售建立了整个设备以及整个系统体系。在整个设备之外,是建立算法分析层面。”
建立精细化的运营分析体系和商业分析体系之后,才可以获得数据。因此,张岩带领着研策部,打造出了一套“大悦城客流预测系统”,在国内商业企业中首次实现通过计算模拟出实际客流动态。
通过这套系统,大悦城在购物中心的图纸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系统模拟计算此设计方案建成后的消费者客流分布情况;通过系统计算发现品牌招商方案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工程方案优化,调整品牌招商方案,使大悦城最大幅度降低开业后再调整带来的投资损失,保证获得最高的商业收益。
对已经开业经营的项目,可以通过系统计算出最优的品牌调整方案,最大优化项目客流情况,促进整体销售的增长;使各大悦城对商户的调整更加精准,同时可以为租金增长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拥有大悦城自主知识产权的客流预测模型,超越了国内很多研究机构的水平,同时超越了诸多竞争对手,使大悦城打造“以大数据为新型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进一步落地。目前,大悦城正在进行去中心化的工作,打破以销售为中心的思路。
“离所谓的中心越来越远,但商业价值越来越高。”张岩如是解释。以往以销售为中心建立的所有的系统概念,其实都是资源型的。真正让商业以“去中心化”去运行,就需要全方位的服务投入,整个企业要由“资源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这也成为了大悦城的大数据变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