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前橡果国际总裁路鹏:云计算领域的两个机会

作者:韩洋 ITValue / 日期:2015-06-15

今天在这看到很多老朋友、谈云计算,想起2008年在湘明组织的三亚IT价值峰会上,我跟许多企业的CIO、CTO交流,当时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就是云计算,其实就是读了点东西,现买现卖,到今天为止已经7年了。这7年互联网发展很快,但是这7年来云计算这件事的变化其实没有很大。

我在淘宝干了4年多,看到中国的消费互联网云计算蛮成功的,从BAT到小米、360等,消费行业互联网云计算已经起来了,但是我觉得企业级应用的云计算其实今天刚刚开始。谁能告诉我,从2008年到现在的7年间,在中国面向企业互联网的云计算真正成气候成规模的,有没有?我是没看到,我觉得阿里云也是刚刚启动。

现在再谈云计算,机会在哪?个人觉得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基础设施,一是云应用云平台。

说到基础设施,我们谈云的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云的意思是中心化,而互联网的本质是去中心化,所以现在云计算的“中心化”理念在未来未必普遍适用。将来我们的生活都数字化了,所有的东西都存在哪里?完全放在百度云、阿里云不放心,全部存在自己家里的硬盘使用不方便。

但是可以换个角度看,现在从手机到机顶盒到路由器,所有的智能终端都有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简单的智能终端都是一个很强的结点,为什么不把这个利用起来呢?那么未来的云计算是不是要考虑到几十亿、几百亿的智能终端的整合呢?

把千千万万的终端整合起来,更有效的利用起来,这个机会其实很大。现在国内有两家公司在做类似的事情,一家是迅雷的“水晶计划”,一家是优酷的“路由宝计划”。在路由器上或外接硬盘上做分布式存储,通过带宽分享,这代表了一个方向,就是未来云计算不仅仅是中心化, 可能也包括如Cisco在2011年提出的雾计算概念,或者混合云。现在我本人也在做些这方面相关的事情。

第二个大的方向就是SaaS应用。SaaS在中国其实并不成功,在美国也不算很成功,为什么?因为过去SaaS往往集中在一些应用功能方面,比如关于HR、CRM、ERP的SaaS都是关于某些具体的功能。在下一个云时代,面向企业级的应用可能出现的是垂直型的平台级应用。

比如滴滴打车,它整合了整个出租车行业;比如“菜鸟”,这种平台有可能整合中国的快递物流行业。这个时候你就会发觉,现在做所谓的云服务,最好不要去整合一个功能,应该去整合一个行业。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中国的纸包装行业一年大概有六、七千亿的市值,大概有20家上市公司,前10大上市公司的营业额加在一起却占整个行业不到4%,说明什么问题?高度分散。

随着中国电商的发展,纸包装行业成什么规模了?淘宝一天3000万包裹,全中国一天差不多5000万多包裹,而且每年有近30%的增长。这些包装根本就不规范,根本就不人性化,根本就不环保,5000万个很好的广告媒体平台环境没有把它利用起来,这些行业的整合其实是未来产业的方向。

第二个例子是家居、家装、家纺的万亿市场,马云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他说过去30年中国人是把钱花在盖房子上,今后30年中国人要把钱花在装饰房子这一块,这个市场巨大。而这个市场也是同样的状况,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加在一起占市场总额连5%都不到,也是高度分散。

这类高度分散的行业适合什么呢?最适合用云服务的方法做行业整合。就好象滴滴整合出租车行业,菜鸟即将整合快递行业一样。这样的机会对我们各行各业来说都存在,教育、医疗、保险等这些行业都存在类似的机会。而要做这件事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你得懂云技术、云架构,光拉几个技术人员不靠谱,必须干过大系统的,这类人在中国有多少呢?我觉得不超过几千人。不是懂,是真正干过,技术能力是一个关键点。

第二是行业的整合能力,你必须得知道要怎么做。第三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一定是一个开放性的思维,要跟人家合作。2008年我在阿里巴巴推动开放平台的时候也是犯过一些错误,想跟人家合作,但是心态还是以我为主,来跟我合作,这种心态不行。

阿里巴巴的菜鸟其实前期也走过弯路,现在慢慢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它的定位就是中国最大的虚拟快递公司整合平台,这种开放合作的心态很重要。

有了好的心态,懂得技术,有整合能力,再加上好的技术平台,就有机会。我感觉云服务不是做多少云计算,而是把资源和机会对接、做起来,这里面的机会很大(ITValue韩洋根据前橡果国际总裁路鹏在第七届云计算大会VIP欢迎晚宴上的演讲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