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四大技术高管聊新一轮技术商业创新,改变应从哪里开始?| 2015IT价值峰会

作者:胡敏 ITValue / 日期:2015-08-21

8月6日,ITValue发起理事、BT传媒董事长、《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刘湘明在2015IT价值峰会的开场致辞中表示:

CIO群体正在快速成长、飞速变化,如果CIO不能迅速达到中心就会被边缘化。今年传统企业都在转型互联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CIO的春天终于来了,CIO群体的作用前所未有的重要。但是,CIO会不会成为未来的核心还是未知数,因为整个环境、要求不断在变化,如果CIO不能够以开放的思想和胸怀去应对变化,可能就没有能力站到舞台的中心。

因此CIO要改变,改变可能正是要从CIO群体所面临的技术误区、现实困境以及思维局限出发。基于这样的考虑,2015IT价值峰会设计了圆桌论坛“新一轮技术商业创新,改变从哪里开始?”

以下为4位业界领先的技术高管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内容,由ITValue编辑整理:

主持人:
刘湘明 ITValue发起理事,《商业价值》出版人,BT传媒董事长

嘉宾:
黄允松 青云CEO
刘征 联想集团副总裁、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
陈学军 全时CEO
徐明强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Microsoft Azure首席架构师

1
CIO群体最大的技术误区是什么?
主持人(刘湘明):今天,我们能不能给CIO挑一挑毛病,比如从技术角度讲,你们看到的整个CIO群体最大的技术误区是什么,可以不针对具体人,但是讲一点真情实感。

黄允松:我经常讲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与很多人讲过至少20遍,叫做“科技创新引导业务创新的年代”,因为业务太简单了。CIO必须明白一个事情,你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CEO服务。从非技术的角度来看,CIO们最大的误区是把自己看做业务线的领导人多过技术线的领导人。而科技创新非常关键,CIO需要牢牢记在心里。以酒店行业为例,创新性的科技思维真的可以让它脱胎换骨。

主持人(刘湘明):那么,他们最大的技术误区是什么呢?

黄允松:从技术的角度来看,CIO们最大的误区是过于相信PPT,而PPT一般是功能列表,没有功能之间的实际对比。CIO的职责在于技术战略和对未来技术的思考,需要接触到更多的技术,如果有些技术真的难以理解也没关系,做真正的Demo和POC就能对技术理解的更透彻。保持亲近技术的态度,对选择正确的技术是最有帮助的。若选择了错误的技术路线,退出错误的时间需要2~3年,甚至更长。在这一过程中,你的竞争对手会迅速超越你。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每个行业都面临充分竞争。不在竞争中落败,就需要对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

主持人(刘湘明):再追问一句,CIO包括你的客户在云计算选型的时候,你觉得他们在云计算上经常犯的错误是什么?

黄允松:首他们在云计算上经常犯的错误是迷信品牌,很多人只看广告,不关心具体的功能和性能,类似的失败案例实在太多了。选型最重要的是对比,function by fuction的对比,针对功能和性能要求逐一测试。

主持人(刘湘明):怎么比较呢?

黄允松:稍微技术一点点,比如存储系统最关键的是随机读写性能(IOPS),IOPS只有过万才能跑重载数据库,青云QingCloud性能盘的IOPS就能达到85,000,更不要提基于PCIe闪存卡的高性能盘了;再比如网络,三层过滤不安全,一定需要二层过滤,否则就会被黑客攻击,再好的过滤原则一定会失败。青云QingCloud是首家推出SDN的云服务商,当时很多人质疑云服务为什么会需要SDN?事实证明100%的二层隔离才是对用户最基础的保护,很多人在被黑客拖库后,才知二层隔离的重要性。

2
如何解读“业务总经理向联想CIO汇报”
主持人(刘湘明):刘征应该也是行业老兵了,他对行业的很多思考,与业内也做了很多沟通,今天也有机会说说苦水。

刘征:我偏业务一点,刚才的观点说CIO不要光想着业务一定要想技术,CIO的首要工作正好是技术,这个是稍微不同的意见,但是也是一种尝试。我来三亚参会的前一天,联想内部发了一个新的人事任命,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联想在线商城的业务总经理将会汇报给联想的CIO。我在联想工作将近20年,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一个联想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开始汇报给CIO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主持人(刘湘明):你怎么样解读这个事情?

刘征:这对我们业务部门产生非常大的震动,大家都在讨论,为什么公司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就像上午中钢集团CIO李红所讲,现在很多的“一把手”工程才能让CIO具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包括主持人讲到CIO对于业务的思考,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创新时代,其实很多新涌现出来的技术,如何能够跟业务更紧密的合作,这个是取决于这些技术创新最终在业务上面是不是可以带来回报。所以我觉得,也许哪一天这个任命在联想的发展史上会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因为这件事意味着联想公司认可CIO或者技术部门,对于推动业务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技术部门必须要跟业务部门紧密结合,才可能会产生真的回报。

至于误区,我不敢说,因为我不是技术派的,但是这么多年的营销过程当中,我看到的问题,是说CIO如何去平衡技术的成熟度和技术的趋势,新技术跟成熟度之间的关系,企业如何运用,核心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成熟云的技术保证最安全的迁移,和最大化应用利用技术优势,CIO需要考虑上述问题,而不是一股脑的说,云是新技术、新方向。在联想内部。我们正在做混合模式的IT变革的路子,这既要维持原有的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又要去兼顾这些创新的业务,这些特殊功能需求的业务的发展。而这对于任何一个传统企业的转型都是需要平衡的事情,这是我的一点点思考。
3
聪明人会让企业少走弯路
主持人(刘湘明):全时是中国非常领先的公司,陈总一定要说一下您的看法。

陈学军:谈谈我的两个思考,第一,CIO到底是什么?云计算技术等什么的都不是关键,这些问题大都好解决。关键问题在于,CIO应该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CIO要了解业务,要知道如何高效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再把这些价值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CIO不要做老板的爪牙,违背人性的事情不能做。第二件事情,一定要找到聪明人,当年我去见一个CIO,他很早就说,云计算是世界上最牛的技术架构,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受他的启发,全时在近10年前就开始“上云”,把自己的产品做成SaaS平台。聪明人会让企业少走弯路。

4
不要迷信“胖后端就是对的”
主持人(刘湘明):陈总的观点非常犀利,也希望徐总讲一讲,全球来看,CIO客户层面,哪个地方做的有一点不太对劲?

徐明强:从架构师角度谈一点技术问题,我们技术行业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现在的技术发展,为什么胖瘦客户端的问题又回来了,中间件软件架构的复杂度已经把自己压垮了。Java应用服务器 (Application Server)扩展性也因其复杂度而受限,一般到32节点就到极限了。 商务逻辑和客户端表现层分开的原因是用户可以独立升级客户端或商务逻辑层。 然而,这确实带来了复杂度。 现在,HTML5和JavaScript使得应用可以跨平台,包括移动和桌面终端,将来必定成为缺省的客户端应用语言, 开发效率也因此会大大提高。 所以,将来哪个CIO再用万元左右外包一个移动应用,他一定找错人了。

今天手机很快推出八核、十六核的产品,这是十年前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这样就使得更多的处理能力转移到客户端。胖客户端回来的好处是(当你把业务逻辑中间分开的时候,要知道逻辑非常难设计),业务逻辑和数据在一起,应用开发变得非常简单了。后端就是无状态的RESTful服务,容易扩展并富有弹性。这样从Client-Server,到三层架构又回到现在胖客户端加后端RESTful服务,符合辩证法的发展观。现在是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举一个例子,最近我在写一个应用(最近在测试理论上是否走得通,这个应用可以让众多的消费者可以自己写东西,可以自己选择他有什么东西可以来卖,他们可以相互来交换物品。现在我写的这个应用,在后端没有一台虚机,都是通过存储和事件消息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当然,后端会有一些批处理的作业和大数据分析。比起三层架构,后端的开销大大减少。因此,不要一听胖后端就是对的,大家要知道,胖客户端又回来,这符合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

主持人(刘湘明):讲到技术,黄总有什么评论?

黄允松:我非常支持上面徐总的看法,现在掌上设备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可以从前端走到后端去,我们看到的趋势非常明确,我非常赞成这个架构的方案,所谓的以中间件架构为核心的这种设计方法,我认为还是遗留性系统的成份更高,慢慢地,一定形成一种原来的设计模式跟前端的掌上设备的设计模式两者之间的均衡,我觉得这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向。(文/胡敏 本文根据2015IT价值峰会上的圆桌论坛内容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