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CIO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作者:刘湘明 / 日期:2010-03-21

中国的CIO发展很快,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且不论企业中的地位如何,单从媒体来说,CIO们几乎全部成了媒体的宠儿。评奖、成功案例层出不穷。但是任何一边倒的舆论都是有问题的,它会误导很多东西,很不利于CIO群体的自我提高。如果CIO都如媒体报道的那么好,那么IT应用为什么在中国企业里的推进还如此费力呢?

这个话题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众多CIO的参与,大家都认为此话题非常有意义,并开诚布公地将自己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展开了一场社区内部的自我批评热潮。因为涉及到一些内部讨论,以下汇总了CIO们提出的一些较集中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和自省。

问题一:
很少考虑IT要创造商业价值。上一个系统,CIO往往考虑要有完备的硬件系统和相应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CIO从骨子里来讲希望选择大牌的、全面的、投资大的系统。但对这些系统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方面并没有做深入评估,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反正系统平台要好。其实这也给自己埋了颗“雷”,到时候这颗雷爆炸时首先炸的是自己。

问题二:
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不够。很多CIO都是技术出身的,不能给人亲近感,而是给人距离感,没有亲和力——这对进入到公司高层是致命伤。不少CIO们也都在抱怨老板对IT不重视,但如果CIO沟通能力强,情商高,知道如何步步为营,达到目的,知道如何与各职能部门搞好关系,知道如何影响管理层,准确把握做事的“度”,那么就能慢慢争取到老板的重视和企业的资源,然后干出更大的成绩。

问题三:
太理想化和政治简单化。碰到现实复杂的问题容易埋怨、归罪于环境和他人,而不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问题四:
对核心业务理解仍不够全面、深入。

问题五:
创新意识不够强。主动从战略角度考虑比较少,“等”、“靠”、“要”的现象比较普遍。

问题六:
服务意识不够强。缺乏换位思考和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导致在单位内部部门品牌不够,项目自然很难推进。

问题七:
缺乏用ITIL等科学管理思路来进行IT运维与服务,导致服务品质不够高。

问题八:
对自己的定位仍没走出技术的圈圈。从公司的角度看,CIO仍然是做技术的负责人。因此业务顺利进展不会提技术,因为都不懂。有问题了,就指责工厂技术,因为大家都不清楚。CIO需要转型,不断成长,突破技术的壁垒才有前途。

问题九:
对信息化有些丧失兴趣。搞这行很多年了,要做的工作,要实现的目标无外乎那点东西,内心里喜欢做些不可预知的事务。

评论
做了十几年IT,从甲方到乙方,我最近一两年变得有些迷茫,越来越觉得IT价值有些被人为夸大的成分。因为IT价值论其实还是定量管理思想的产物,适合于大规模、标准化的业务。在市场变幻、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普遍的商业环境里面,计算机语言所固有的死板其实潜在的可能会是IT前途的一个硬伤。
——文永生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咨询经理


不远的将来,对CIO真正的要求会越来越高:CIO要懂技术,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使企业的应用构架跟上技术潮流;CIO要懂本行业的关键业务,否则你很难有作为;CIO要懂商业,要用运作商业的模式来运作IT。IT没有商业价值的体现,是难已为继的。中国的CIO任重道远。
——邓树洪 如家酒店集团 助理副总裁


批评和自我批评,无论对谁应该都有意义。经常的反思和自省,自我剖析自我总结,将昨日的归零,勇于承担,敢于面对挑战,才能不断进步。当然,我倒觉得CIO不能总是自我批评,反而应该自信,因为有各位才能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宏图。CIO具有无可替代性,CIO做烦了可以去做CXO,但CXO不一定能做好CIO。
——陈小青 中信银行 信用卡中心营运部副总经理


如果作为CIO,连IT的技术都不够了解,很难真正胜任CIO这个工作。比如软件选型,如果对软件的性能,对某些业务能否通过软件实现都不了解,如何实施好项目?在实施项目的时候,CIO往往充当黏合剂的作用,将业务与软件无缝黏合,将甲方与乙方相互黏合,所以CIO就必须懂得业务逻辑、懂得项目管理,也要懂得技术。另外,我一直认为,CIO有多成功不在于实施项目的大小,关键在于CIO们是否看到了企业最薄弱的点,是否通过项目或者流程的改造解决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把合适的钱花在关键点上,这才是IT最大的价值。
——施崇达 高邦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部经理、 仓储分管领导


这个题目很好, CIO们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自我反省、追求持续改进的表现。只有CIO全体都反思了、警醒了,才能有紧迫感和更大的进步。中国CIO可以为中国管理进步、企业升级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有些CIO在企业中确实里长期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也请ITValue利用人际网络资源,转换到更合适的公司。中国企业很多,好CIO很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企业要变革、进步,需要有合适的变革领导人和团队,也需要掌握变革的方法论和工具。可惜的是,这两个因素在大部分企业都欠缺。谁能勇挑重担?
——陈东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共有7位社区会员对该文章有贡献:

  • 李圆
  • 任宝永
  • 刘湘明 《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ITValue发起理事
  • 杨小薇
  • 陈东锋 恒大地产副总裁
  • 陈金雄  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
  • 周庆瑜

该知识文章由以下社区讨论提炼而成:

ITValue社区